現有森林公園大都受傳統景觀設計思想的影響,景觀設計大都以觀光型景觀為主,主要注重視覺的運用,著力于景觀造型、體量、色彩、空間層次的設計,以向游人展示精心雕琢的優美畫面為重點 ,現階段的景觀設計則更注重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的全面運用,把人的手腳和感官調動起來,讓景觀游賞與游人的參與創作、表演、學習、觸摸、品嘗緊密給合起來。如設置踩水車、人力石磨、手工藝品作坊、篝火歌舞場、水果或野果采摘園等 ,增加趣味性和剌激性。使森林旅游不僅是欣賞自然美景的回歸,更是一種生活情趣的反璞歸真,讓游客得到全方位身心享受。遠景設計研究院認為森林公園逐步的向著以下三個方面發展
1.從人工硬質景觀向生態景觀發展
現有景觀設計理論大都以人工景觀為主,以人為核心,以人工建筑為重點,自然景觀只是作為背景。生態景觀設計則運用生態倫理學的觀點,把人、動植物、自然環境———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所有自然物視為大自然中相互平等的組成成員;景觀設計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為必備前提,關注生物多樣性問題;設計以滿足當代人的景觀需求而不損害未來人類的景觀需求為目標。具體措施有建立生態旅游村、設計生態建筑,恢復地帶性植被景觀而不隨意引種異地植物,控制狩獵和投食等將干擾生態平衡的景點項目和行為,設計和提倡能減少污染的生態型旅游消費方式等。
2.從單一景觀向整體景觀設計發展
現有景觀開發大都是孤立地對某一個景觀元素進行設計,忽略了其它因素。整體設計則是對公園景觀進行全面分析和設計 ,是多目標設計。既為區域內的風光進行設計,也為公園內影響景觀的保護手段、管理措施、服務方式、廣告宣傳等進行設計。
3.從盲目求大求全向主題特色發展
森森公園在早期的景觀開發中,對景觀資源不分重點平等對待的現象。自然山水、人工亭臺、宗教建筑、樹木園、盆景園、動物園、狩措場、民俗風情等各類景點不分主次,應有盡有,甚至把人們能想象的任何景觀與旅游項目都列入規劃設計之中。求大求全, 形成主題分散、毫無特色、雜亂無章的景觀組合。經過10多年的摸索總結,景觀設計已逐步走出大而全的誤區。設計中更注重對森林公園資源特色和客源特點的分析,以此確定公園的主題目標和個性特色。在設計中全面圍繞主題,從風景建設、道路、植被、風土民情等景觀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公園保護、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都緊扣主題展開,使公園景觀主題在任何一處都得以充分體現 ,形成不與其它森林公園雷同的獨具個性的景觀特色。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