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國家林業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積極推廣骨灰植樹、植花、植草等生態葬式。
九部門出臺意見鼓勵生態安葬,可謂用心良苦。一邊是日益緊張的土地資源,一邊是厚葬傳統習俗根深蒂固,生態安葬能否順利推行,其發展令人矚目,未來令人期待。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不是對廣大群眾作出硬性要求,而是通過采取鼓勵和引導的方式,讓群眾逐步接受綠色、生態的殯葬理念,進而理解、支持和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方式。面對這樣的鼓勵和引導,不妨先行擇點示范,待成熟后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模式,進行推而廣之。
何謂“生態安葬”?顧名思義,這是一種以樹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樹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將親人骨灰和著鮮花瓣與泥土葬于樹根四周、草坪之中,象征著生命長綠、精神永存,符合人們“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應成為引領殯葬發展趨勢的新風尚。
就目前的國情而言,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前面。近年來,因土地資源有限、成本不斷上漲等原因,墓地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如果我們都采取鮮花葬、草坪葬、樹葬等方式,不僅可以減輕經濟上的負擔,還有利于實現人們追求綠色生活的良好愿望,可謂一舉兩得。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積極倡導生態安葬,推進移風易俗,這不僅是職能部門的善治考題,也是生態保護的現實所需,應成為我國殯葬改革發展的主旋律。眼下,生態安葬要為人們普遍接受,恐怕尚需時日。從“薄養厚葬”到“厚養薄葬”的觀念轉變,不僅需要個體的自覺配合,也需要相關部門的合力推動。這次九部門出臺意見鼓勵生態安葬,在“十三五”開局之年開了個好頭。假以時日,當多方形成合力,當觀念和服務做到了“同頻共振”,生態安葬則有望推廣開來。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