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森林旅游地已超過9500處,傳統的森林旅游主要是看風景、看顏色、看種類,主要是從美學的角度欣賞景色,現在森林旅游越來越細化,游客追求的體驗愈加多元化,森林旅游正從觀光旅游為主向觀光旅游與森林體驗、森林康養、休閑度假、自然教育、山地運動、生態露營等多業態并重的方向轉變。
游客追求的不僅是一種感官享受,還是一種知識的積累,因此森林旅游會如此火爆。作為森林旅游的衍生品,森林小鎮的建設可謂是風生水起。
什么是森林小鎮?
森林小鎮是森林城市建設向基層的延伸,是以森林、綠地和濕地為主體,統籌城鎮和鄉村生態建設,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形成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綠色惠民的城鎮森林生態系統。
建設理念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協同發展同步發展,則可持續;否則,就會失衡,就會由軟約束變成硬約束,生態赤字逼迫經濟增速放緩,甚至產生經濟赤字。因此,森林小鎮建設是結合周邊自然環境、地域特色開展鎮村建設、整治,“不砍樹、不挖山、不填湖”,塑造小鎮典型風貌。
生態是生存之基,經濟是發展之本。森林小鎮建設的一個基本目標是跨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有關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互斥-互助-互動”的變化過程,通過特色產業,培育區域經濟增長點或極,以經濟發展帶動生態建設,讓生態建設助力經濟發展。
森林小鎮有望成為“創客天堂”,但是也并不排斥、摒棄當地鄉村居民;有望成為城市中產以上人群的分流地段,但是也并不是要形成等級劃分鮮明的富人居住區。森林小鎮往往抓住林業與山區、林地與農村存在的天然聯系,大力發展林業綠色經濟,實行以林為主的綜合開發,在培育山區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注重形成不同群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綠色創業、綠色減貧,吸納富余勞動力。
森林小鎮有三個特色,即綠色作為底色,產業繪制基色,文化作為原色。
生態立鎮,科學規劃
堅持生態立鎮思路,對小鎮進行科學規劃,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態系統,注重森林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進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守護好一方綠水青山。以生態為根基是森林小鎮發展建設的共同基礎。通過科學規劃,森林小鎮形成林水、林山、林路、林村相依的城鎮森林網絡空間格局,構成一幅“林源于真山真水,與自然相契相生”的優美畫卷。
產業興鎮,科學規劃
產業是森林小鎮的基色,如何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產鎮融合、產村融合,成為森林小鎮發展中的重要課題。特色小鎮的核心是特色產業,承載平臺是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社區,既有現代化的辦公環境,又有宜人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的人性化交流空間和高品質的公共服務設施。從產業融合發展視角看,森林小鎮既推動健康產業、養老產業、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又成為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的踐行者和探索者。
文化立鎮,彰顯底蘊
森林小鎮文化體系的“底色”是生態文化,再結合區域特點,融入民族等多樣文化。例如,海南三亞“呀諾達”就是將熱帶雨林文化、黎峒文化、南藥文化、生肖文化等融為一體,構建出一個高質量的大型生態文化主題旅游景區。要通過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彰顯小鎮的文化底蘊。特色小鎮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其獨特文化,森林小鎮的打造也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文化是開啟森林小鎮的“鑰匙”,只有探索和抓牢這把“鑰匙”,森林小鎮才能彰顯獨特魅力。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于土地資源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為作者獨立觀點,僅用于學習交流,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留言聯系小編,將及時更正、刪除。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