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風光 資料圖
資料圖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日前召開第十二次會議,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森林生態安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理念要先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優先地位,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思路要明確,建立硬約束,長江生態環境只能優化、不能惡化。要促進要素在區域之間流動,增強發展統籌度和整體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產業發展要體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要求。推進要有力,必須加強領導、統籌規劃、整體推動,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今年年初,就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二次會議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期間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他強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壓倒性位置”等詞語凸顯了當前長江經濟帶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事實上,“長江經濟帶”要想在生態環境問題中突圍,就要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我們知道,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長江流域就有“魚米之鄉”“天下糧倉”之稱。長江經濟帶南北位置適中,生態區位極為重要,優越的光熱水土配比條件,孕育了豐富的承南啟北動植物區系,也是我國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域和生態屏障。與此同時,長江經濟帶是我國開發歷史最久、人口經濟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高強度的開發建設和高密度的人口產業布局,對區域自然環境的干擾破壞強度越來越大,導致現在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敏感區眾多。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局部水環境質量降低、水生態系統受損、水土流失加劇、重要濕地萎縮等問題日益凸顯。生態環境問題不容忽視。
過去十多年,中央和沿江各省市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長江流域水資源與水生態保護雖取得了重大進展,但要滿足生態文明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需要,任務仍十分艱巨。所以,對于長江經濟帶開發建設,有關專家指出,首先應按照區域資源稟賦條件、生態環境容量和主體功能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將其建設為綠色生態走廊。切實保護和利用好長江水資源。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嚴格相關規劃和建設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建設水源地環境風險防控工程。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建設沿江、沿河、環湖水資源保護帶、生態隔離帶,增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
其次是強化沿江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率先劃定沿江生態保護紅線,強化國土空間合理開發與保護,構建中上游生態屏障。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探索建立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促進長江岸線有序開發。建立健全長江岸線開發利用和保護協調機制,統籌規劃長江岸線資源,提高集約利用水平。嚴格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工程建設方案審查制度。依法建立岸線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有效保護岸線原始風貌。
再就是要妥善處理江河湖泊關系。綜合考慮防洪、生態、供水、航運和發電等需求,完善防洪保障體系,加強流域環境綜合治理,正確處理防洪、通航、發電的矛盾,自覺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作為“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必須堅持的重要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深刻把握。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大、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態破壞嚴重等現象,依然制約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對生態破壞嚴重、生態壓力巨大等突出問題,如何補齊生態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攻克的難關,亦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需要解答好的重大課題。基于此,中央提出積極推進長江黃金水道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將其建成綠色生態廊道,可謂是一項利國利民、為民造福的大舉措。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